
大?。?span>
下載:409次
分類:柳公權
唐.柳公權小楷《九疑山賦》精拓本
唐代書法 柳公權小楷 九疑山賦 柳公權書法 柳公權 柳公權九疑山賦
- 支 持:
- 分 類:柳公權
- 大 小:
- 版本號:
- 下載量:409次
- 發 布:2023-05-18 10:17:02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唐.柳公權小楷《九疑山賦》精拓本簡介
柳公權(778年-865年),字誠懸,漢族,京兆華原(今陜西銅川市耀州區)人。兵部尚書柳公綽之弟,唐代書法家、詩人。歷仕憲、穆、敬、文、武、宣、懿七朝,官至太子少師,封河東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稱“柳少師”。咸通六年(865年)卒,享年八十八歲,贈太子太師。、
柳公權書法以楷書著稱,與顏真卿齊名,人稱“顏柳”,又與歐陽詢、顏真卿、趙孟頫并稱“楷書四大家”。他的書法初學王羲之,后來遍觀唐代名家書法,認為顏真卿,歐陽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顏,歐之長,在晉人勁媚和顏書雍容雄渾之間,自創“柳體”,以骨力勁健見長,后世有 “顏筋柳骨”的美譽。柳公權亦工詩,《全唐詩》存其詩五首,《全唐詩外編》存詩一首。
柳公權小楷《九疑山賦》
《九疑山賦》原文:
天下一景,湖南九疑。按諸古以為據,考其圖而可知,龍駕不還,萬世衣冠之在,馬蹄所至,十分山水之奇。戴堯天而身屬堯民,履舜土而心知舜事。數千年百千載之遐蹤遺跡,七十二三十六之福地洞天,此則居其一也。何為渺茫。彼乃疑其九焉?見諸圖志。父老常言,迄今以傳。巫中黔中,屬乎楚之邦,吳之境;零陵舂陵,分于秦之后,漢之前。仙蹤顯天皇之始載,郡名標貞觀之初年。地方千里而物外勝地,天南一角而壺中有天。攀斷龍髯,黃鶴莫留于仙馭,空遺虎鼎,白鴉猶養于玄田。八井俱涸,而一井涌泉。九峰齊高,而三峰壓眾。桂林、杞林,左右森列,石樓、石城,東西護送。有朱明、有華蓋,而簇成萼綠一華,曰娥皇、曰女英、而對笑桃花一洞。下臨玉琯,依希玉琯之吹鸞,上有簫韶,仿佛簫韶之來鳳。古者得道,帝之有虞,浮湘江而泝瀟浦。登疑領(嶺)而望蒼梧,灑西江之淚兮,斑斑之文竹千畝,奏南風之琴兮,戛戛之古松數株。三麓床中,丹煉九轉,萬歲山上,聲齊一呼。所以尚書已有陟方之語,至于史記,廣為考古之圖。乾坤大而圣境亦寬,日月長而仙家不老。碧虛巖前,千怪萬狀,紫霞洞中,十洲三島。六月無夏,惟木惟石,四時有春,非花非草。茲境為勝,異時可考。經藏石室,隱然六甲之護持,亭立仙梯,宛若五丁之開道??碗y之曰:舜居蒲阪,本屬乎冀之北,舜卒鳴條,不在乎夷之西。殊不知無本不立,非文孰稽。有舜江則可枕可漱,有舜壇則可攀可躋,月帔兮明月上,云閣兮白云飛。九溪源下之流派,萬丈天邊之石梯。鳥篆穹碑,刺史元公之筆,電文怪石,舍人李嶠之題。余應之曰:百豈無于一二、十未喪其八九。紫霞高臥,前后十四輩,白日飛升,小大三百口。不然是賦也,何為而作焉。以代門下摳衣而藉手。會昌四年七月河東柳公權書邵建和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