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
下載:628次
分類:書畫作品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傅抱石《江山如此多嬌》欣賞簡介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這是毛澤東頗為著名的《沁園春·雪》中的詞句。江蘇省國畫院院長傅抱石就這篇詞句,創作了一大幅掛畫《江山如此多嬌》。據悉傅抱石這幅《江山如此多嬌》是他與關山月歷時四個月,于1959年為北京新建的人民大會堂所繪的巨幅山水畫。畫作名字也是周恩來總理定的。
傅抱石《江山如此多嬌》高 5.5米,寬9米的巨大幅面是中國畫歷史上空前的,毛澤東主席親自為作品題句:“江山如此多嬌。”整幅畫面表現出新中國生機勃勃的景象,而這張山水畫也是上個世紀50年代“毛澤東詩意畫”的杰出代表。
這個掛畫的地方,是所有進入大會堂宴會廳貴賓的必經之地,位置極為重要。這是當時作為政治任務布置的工作,無疑是時代賦予畫家的一次特別的機遇。
在畫面上描繪的是云開雪霽、旭日東升時,莽莽神州大地“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的美麗圖景。但這幅畫卻不同于西洋風景畫,因為它描繪的不是某一個實在的景物。雖然畫面上也出現山嶺、樹木、長城、雪原、江海等景物,但它們都不是具體景物的寫生。畫家描繪它們,不是要表現它們的真實性,而是為了創造一個壯美宏偉的畫境,以抒發畫家對祖國河山的熱愛、贊美之情。
這幅作品突破了時、空的限制,我們可以看到近景是草木蔥蘢,一片江南春色;遠景是冰山雪嶺,一派北國風光。在時序上,跨越了春與冬,打破了時間界限,使江南春色與北國隆冬同時在畫面上出現。我們還可以看到綿延不盡的崇山峻嶺,莽莽無垠的肥沃原野,奔騰的長江、黃河,蜿蜒的萬里長城,以及世界屋脊上的巍峨雪山,其視野縱橫萬里,只有在航天飛機上才能看到這樣的景色,在此一眼望穿。這種表現方法是中國畫家的大膽獨創。
“這次作畫,從探索主題,經營位置……直到揮毫落墨, “都是從江山如此多嬌之‘嬌’字上下功夫,圖中包括長城內外,大河上下,季節也包括春夏秋冬,概括了祖國的壯美江山”。傅抱石為此作了多幅草圖小稿,通過后,兩人分工,在表現技法、使用工具、色彩運用等方面,兩人都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傅抱石后來在《北京作畫記》一文中如此追述:“我們力求在畫面上,把關山月的細致柔和的嶺南風格,和我的奔放、深厚為一體,而又各具特色,必須畫得筆墨淋漓,氣勢磅礴,絕不能有一點纖弱無力的表現。”
大畫完成后,裱在飯店大禮堂地板上,幾乎占滿了整個空間,站在門口也看不到整體效果。畫面上同時出現了春夏秋冬的不同季節,同時出現了東西南北、高山平原的不同地貌和長城內外、大河上下的不同自然景觀。傅抱石后來較詳細地作了描述:“近景是高山蒼松,采用青綠山水重彩畫法,長城大河和平原則用淡綠,然后慢慢虛過去。遠處則云海茫茫,雪山蜿蜒。右上角的太陽,霞耀目,光輝一片,沖破了灰暗的天空,使人感到‘紅裝素裹,分外妖嬈’。”這幅煌煌巨制莊重典雅,筆墨淋漓,氣勢磅礴,尺幅之大創下了歷史記錄。毛澤東大印一方5.1×5.1厘米,此印從未鈐印。
這幅畫代表了民族的豪邁氣魄,表現新時代的偉大精神,堪稱中國畫經典。
傅抱石生平
1904年,傅抱石生于江西南昌。1933年,傅抱石東渡日本,入東京帝國美術學院,拜美術史家金原省吾為師。回國后,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
抗戰期間,他住在重慶,進入藝術創作高峰。他圖繪《畫云臺山圖卷》,編撰《石濤上人年譜》,同時創作了《石濤上人像》、《大滌草堂圖》。以杜甫的樂府詩《麗人行》為題,創作名作《麗人行》(1997年嘉德國際拍賣公司以1078萬元拍出)。
抗戰勝利后,他和全家隨學校遷回南京。新中國成立后,目睹了新中國的變化,傅抱石開始研究毛澤東的詩詞,將毛澤東詩詞中那些激動人心的篇章移入到自己的畫面中。他創作了《七律·長征詩意》、《沁園春·雪》、《清平樂·六盤山詞意》。他的作品開毛澤東詩意畫創作的先河,在現代美術史上作出了重要貢獻。
1957年2月,江蘇省國畫院正式籌建。1959年6月,傅抱石完成《韶山組畫》和《韶山全景》。隨后,傅抱石在北京和關山月一起為人民大會堂創作名作《江山如此多嬌》。
傅抱石作為江蘇國畫院院長,在1960年9月率領“江蘇國畫工作團”進行23000里的旅行寫生,并由此推動新山水畫在20世紀中期的發展,把50年代初開始的以寫生帶動傳統國畫推陳出新的運動推向一個歷史高潮。
1965年,傅抱石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