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
下載:357次
分類:書法字帖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孫多慈簡介,孫多慈作品欣賞簡介
孫多慈(1913~1975)自幼天資聰慧,酷愛丹青,又名孫韻君,安徽省壽縣人,1912年出生于書香門第,祖居壽縣城關東大街鐘樓巷。其父孫傳瑗字蘧生,號養癯,原是五省聯軍孫傳芳的秘書,后曾任大學教授、教務長,著有《雁后合鈔》五種五卷,《中國上古時代刑罰史》、《今雅》等書。母親湯氏也任過女校校長。孫多慈姐弟三人,其排行老大。由于她從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文學功底扎實,十七歲畢業于安慶女中。1930年成為南京中央大學美術系旁聽生,翌年正式考上就讀,系主任是一代藝壇領袖徐悲鴻。“多慈”是老師徐悲鴻為之所取,寓“大慈大悲”之意。
△孫多慈油畫 自畫像
孫多慈是徐悲鴻的得意門生,視為衣缽傳人,并與潘玉良、方君璧、關紫蘭、丘堤、蔡威廉齊名,被譽為“民國六大新女性畫家”之一。其與老師徐悲鴻一段師生戀情,使人們往往忽略了她在藝術上的真正價值,而作為中國第一代女性藝術家,孫多慈在素描、油畫及國畫上均有深厚的藝術造詣,大詩人宗白華讃其“落筆有韻,取象不惑;好像前生與造化有約,一經睹面,即能會心于體態意趣之間,不惟觀察精確,更能表現有味。”
△1932年作 奔馬
孫多慈的油畫作品早期藝術手法確實與徐悲鴻如出一轍,用筆堅實而厚重,造型準確傳神。而后期作品則產生了明顯的變化。她的用筆變得跳躍,松秀而靈動,色調斑斕多姿,技法上具備了印象派對于瞬息光影變化與內心感覺的捕捉,但畫幅上卻依然體現了女性畫家特有的性靈中的澹遠寧靜之美。美學家宗白華曾贊譽她“以西畫的立體質感,含詠于中畫的水暈墨章中,質實而空靈,別開生面”。
在孫多慈的眼中“畫,是畫心,畫夢。”創作是畫她生命寄托于藝術的夢。她素描利落的線條和層迭光影的運用,落筆有韻,取象不惑,憑借著她直觀知覺的本能,會心于創作的體態意趣之間,不僅觀察精確,更使作品氣韻傳神,散發出濃厚的文學氣質,隱含有傳統文藝醞釀出的詩情,使她的藝術創造頗有新意。
孫多慈作品欣賞
△1950年作 紅梅
△孫多慈油畫 蝶戀花情
△松下雙駿
△1953年作 雙喜
△ 雙鵝圖
△1961年作 泰國公主 油畫
△1953年作 梅花雙雀
△1962年作 壽桃
△大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