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
下載:246次
分類:書畫作品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何香凝字畫作品欣賞簡介
何香凝(1878-1972),原名瑞諫,又名諫,筆名雙清樓主,廣東(今廣州市芳村區)南海人。民革主要創始人,國民黨元老,建立民國的功臣。“三大政策”的忠實執行者,抗日統一戰線的一個方面軍,也是新中國創始人之一。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華僑事務委員主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席,全國婦聯名譽主席,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職,她還被選為中國美家協會主席。
何香凝先生的畫作立意講究,構圖巧妙,畫風清新典雅,借物抒情吟志,往往寓意深遠。早期,何香凝的繪畫受到嶺南畫派的影響居多,斗爭意識處于萌芽狀態。同時,由于和居廉、高劍父等嶺南派畫家的頻繁往來,在這段時間的繪畫實踐中,何香凝受到其“西畫入東”的繪畫改良思想的影響較大,這也為后來她融匯中西奠定了思為基礎。跟隨丈夫東渡日本求學以后,何香凝進入科班美院進修,日本繪畫風格開始大面積植入她的作品中,加上這段時間開始,何香凝正式投身民主革命事業,因此繪畫中的斗爭意識變得更加清晰。此時她的繪畫作品,造型講究精準,筆法追求細膩,在水墨渲染的強大優勢下探索西方繪畫的寫實功能。在革命中后期,何香凝先生的繪畫技術又進一步成熟,尤其是針對不同繪畫對象的面貌用差異化的筆法來塑造,將國畫語言的自由富和西畫語言的嚴謹有度有機融合在一起。獅虎和花木成為最常表現的題材,獅虎畫作往往雄壯健碩,象征國家的覺醒與力量;花木畫作多見梅、竹、菊等,是革命傲骨與堅定信念的代表。隨著革命的勝利,新中國時期的何香凝畫作漸漸轉為淡雅平和、清麗穩健的風格,這是斗爭完結后的喜悅與平靜的表現。
何香凝先生一生作畫難以計數,大部分作品用于她在抗日時期賣畫募捐救國物資,現在流傳下來上拍的作品,以1937年以前和1945年以后的居多,還有一部分是她與各名家合作而成的作品,也頗受追捧。比如2016年拍出的一件李可染、何香凝、王維寶-南國水鄉-紅梅山雨鏡心-立軸-設色紙本,最后成交價達356.5萬元,次年的一件傅抱石、何香凝-1962年作-春光一片-立軸-紙本,更是拍出了402.5萬元的不俗成績。而何香凝先生的單人作品,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達到了平均幾十萬的。
正是由于其作品價值珍貴,市面上也出現了不少仿品。但是因為她的畫工深厚、畫風獨特,故難以模仿,所以市面上造假的,直接臨摹或者拓其作品的有,更多的是通過裁掉小畫家原畫的款,轉而將何香凝的款補添上去,這個款的來源一般是根據真款仿或者偶然得到的何香凝書畫真跡的殘片。遇到這樣的情況,最顯著的一個破綻就是款識大氣精美,剛健磅礴,但是畫作卻線條弱、造型軟,立體感也不強,畫得很平,氣息不能盡透,這樣一對比,就不難判斷其作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