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
下載:849次
分類:書法字帖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喬行簡《閏余帖》簡介
喬行簡(1156—1241),字壽朋。鳳山喬宅人,后居城內喬宅園。學于呂祖謙。宋紹熙四年(1193)進士。歷任通州知州,嘉興知府,國史編修實錄檢討兼侍講,工部侍郎。理宗即位,行簡應詔上疏,要求確守“求賢、求言”二詔之初意,持“賢路當廣而不當狹,言路當開而不當塞,治亂安危莫不由此”的治國之道。行簡力主抗金,收復中原。端平元年(1234)六月兼知樞密院事。朝議收復三京(今河南開封、洛陽、商丘),行簡上疏,提出必先治內而后治外、欲用其民者必先得其心、必須選將練兵豐財足食的主張。次年六月拜右丞相,三年十一月進左丞相兼樞密使。嘉熙三年(1239)拜平章軍國重事,封肅國公。四年九月加少師、保寧軍節度使,封魯國公。淳佑元年(1241)二月卒于家。追贈太師,溢。‘文惠'。行簡歷練老成,學識深厚,為人寬宏,好直言,善薦才。稱永康陳亮有。特出之才,“卓絕之識”,陳亮去世后,則為之上疏請溢,有《為永康陳亮請溢疏》存世。一生獎掖后學,關心家鄉教育事業,曾執教于南園書院。著有《孔山文集》、《周禮總說》、《宋史》卷四一七有傳。
喬行簡《閏余帖》紙本,行書,縱32.1厘米,橫42.5厘米,現藏于故宮博物院
《閏余帖》又稱《鄧使郎中帖》,行書,23行,240字。本幅鑒藏印鈐“蓮樵鑒賞”、“皇十一子成親王詒晉齋圖書印”、“蓮樵成勛鑒賞書畫之章”、“南韻齋印”、“夢禪室鑒”、“陳淮望之氏一字藥州”。
此帖為《宋人手簡冊》所收之一,內容屬應酬類,多為感恩之語,并言疾病纏身。此帖是南宋喬行簡的書法真跡,落款“夷簡”二字系后人將“行”字改為“夷”字,以冒充北宋呂夷簡手跡。“蒙體照不宣”后應有官職名銜,現已裁去。按《宋人手簡冊》中有喬行簡書札可以對照書法風格,文字內容也與喬氏史傳相合,如文中“即日閏余盈數,歲陽肇端”,查嘉熙四年,正有閏十二月,其時喬氏85歲,已入晚年,衰病不堪,與文中“日惟呼醫啜藥”等陳述相符。清顧復《平生壯觀》、李佐賢《書畫鑒影》著錄,文物出版社《宋人書翰》冊影印。
行簡伏以即日閏馀盈數,歲易肇端。共惟觀使郎中鄉眷丈。小駐寓鄉,會頒新渥,行神先路,
臺候動止萬福。行簡向心不得一見而別,負慊久之。茲又蔥蔥度時,未及奉主書之敬,忽承真翰,
意愛甚隆,慚感溢寸衿矣。行簡宜歸久矣。誤蒙旒扆之知,偷枉歲月,不覺年數之趣,其後遂以情懇祈而遂所請。然當軸處中,不為不久,而身
偶艱難,勞無寸效。可以持謝鄉黨、親戚、朋友、故舊,負我夙志,枉有遭時遇主之大幸,而迄無以自見於明時。故雖蒙
恩過優,以寵其歸,不敢以為榮,而以為愧矣。賤跡甫達故山,疾疢即相尋。日惟呼醫啜藥,近忽增劇,歲旦不敢眠,勉拜此謝。
記存顓價之候,信筆以道真情。疏□塵讀,不計也。蒙體照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