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span>
下載:729次
分類:書法篆刻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黃伯思宋刻本《東觀余論》欣賞簡介
黃伯思(1079-1118)字長睿,福建邵武人,北宋文字學家、書法家。元符三年(1100)及進士第,歷通州司戶、河南府戶曹參軍、右軍巡院、秘書省校書郎?;兆谡椭?,官至秘書郎,掌管圖書收藏及校寫。
黃氏學問淹通,經史百家之書,天官、地理、律歷、卜筮之說,無不精詣。其詩慕李太白,文慕柳宗元,文辭雅健。精于行、楷、隸書,筆勢簡遠,有魏晉風氣。尤善考證古文奇字、器皿款識,能辨證是非,道其本末。曾撰《法帖刊誤》二卷,糾其時官刻《淳化閣帖》諸誤。
黃氏所撰《東觀余論》乃其卒后其子整理而成。收錄《法帖刊誤》及其審證金石、考核藝文之作兩百余篇,或辨偽,或論說,或為序跋,鑒別精審,辭意方雅?!端膸烊珪偰俊贩Q“其精博勝《集古錄》多矣”。黃氏著有《東觀文集》,此書所收內容在《文集》之外,故名《東觀余論》。
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此書初刊于建安(今福建建甌)漕司。初刻本訛誤較多,后世或為之校訂。今存兩宋刊本,其一即為嘉定年間遞經樓鑰(攻媿主人,1137-1213)、莊夏(1155-1223)校訂之二卷本(現藏上海圖書館)。此校訂二卷本出,則紹興初刻本反隱于世?!稏|觀余論》后世版本亦多出諸此校本。
國家圖書館藏另一宋刊本(前示書影即此本)。傅增湘謂之為南宋浙中刻本,與前述嘉定校訂本并行。該本存宋刊原帙70余葉,字體秀麗,紙質瑩細,墨色亦佳;且不分卷,與嘉定校訂二卷本不同,極有??眱r值。清勞權跋中稱“此本固不如攻媿重校之精審,顧亦有勝處,及可兩存者。”傅增湘以此本校訂明《學津討原》本,改訂219字。
此本經清初藏書家錢謙益批校,更增色不少,并且流傳有緒,遞經錫山華氏、季振宜、勞權收藏。勞氏世藏50余年后散出。1912年傅增湘從友人魯純伯處收得,載于《藏園群書題記》。
此本后流落日本,1933年周叔弢從日本東京文求堂將其購回。周氏跋文中載購書經過:
“癸酉正月獲見日本《文求堂書目》,著錄宋、元、明本,凡百余種……尤以北宋本《通典》、紹興本《東觀余論》為最罕秘,蓋海內孤本也?!锻ǖ洹匪鲀r一萬五千圓,余力不能贖,乃以日金一千圓購此書歸國,聊慰我抱殘守闕之心?!?br/>
周叔弢收書之時外侮日深,值日軍攻陷山海關后向華北步步逼近。故他感慨當時情形,稱“邊氛日亟,日蹙地奚止百里,當國者且漠然視之而無動于衷?!彼沾藭恕跋Т斯始?,不使淪于異域”。其愛國深情,寄于筆端。
此后,他又籌款陸續從文求堂贖回元本《黃山谷詩注》、汲古閣影宋抄本《東家雜記》等書。對于宋本《荀子》、《管子》等無力贖回之書,他曾多次表示痛心和惋惜。他的舉動,黃裳先生稱贊道“其意甚壯,其情可哀。愛書與愛國,同是一事?!?br/>
周叔弢先生認為文物古籍為“天下公物,不欲子孫私守”。1952年8月,他將數十年精心收藏的700多種珍貴善本古籍全部無償地捐獻給北京圖書館(今國家圖書館),此《東觀余論》即在其中。先生高風亮節,令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