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
下載:1163次
分類:書法字帖
唐朝書法公文《徐季海書朱巨川告》
- 支 持:
- 分 類:書法字帖
- 大 小:
- 版本號:
- 下載量:1163次
- 發 布:2023-02-07 11:40:02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唐朝書法公文《徐季海書朱巨川告》簡介
唐代徐浩書法《朱巨川告身》,27×185.8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告身就是委任官職的文件,用現代通行的名詞,就是任用公務員的派令。講究書法的時代,一紙派令往往是央求名書法家書寫,徐浩任職中央政府,由于皇帝喜歡他文辭豐富、下筆快速、書法又好。因此,下達給四方的命令,常出于徐浩的手筆。

本幅書於768年,授朱巨川(725-783)任大理評事兼鍾離縣令(今安徽鳳陽),同時敘任數人。卷中還有三省長官結銜具名,以及尚書省官印,是唐代告身制度的珍貴史料。
本件書法具線條豐厚、筆畫飽滿的特徵,近徐浩(703-782)風格。然字形偏向高長,又與之不似。徐氏於肅宗(756-762)時期受重用,多寫詔令,堪稱中唐官方書法品味的代表。然按唐制,告身應由書令史或書吏抄寫,本幅或許是受徐氏書法影響之作。
徐浩-唐
徐季海書朱巨川告。蕉林寶藏。神品上。

睦州錄事參軍朱巨川。右可試大理評事兼豪州鐘離

縣令。敕。左衛兵曹參軍莊若訥等。氣質端和。藝理優

暢。早階秀茂。俱列士林。或見義為勇。或登高能賦。擢居品位。咸副才名。宜楙乃官。允茲良選。可

依前件。大歷三年八月四日。

奉敕如右牒到奉行。大歷三年八月日。

遵慶

延昌

綰渙

告試大理評事。兼豪州鐘離縣令。朱巨川。奉敕如右。符到奉行。仙

亞。袁琳。大歷三年八月日下。

右唐朱巨川兩為小官,而顏魯公,徐季海親嘗書,告其為人也,想可知已,然國史無傳,不因二公書則斯人之名,后世何從而知爾?蓋交結之慎,所如此,至于此書本末,伯幾已詳茲,不復云張斯,立可與記

可與參政得此誥于鮮于氏,余嘗覽焉,觀李邕謂云,徐季海書若青云之高,無梯可上,幽谷之深,無徑可尋,開元已來,無與比者,今熟覽此書,信斯言矣,大德七年,歲在癸卯十二月十七日,忠宣后人,集賢學士嘉議大夫兼樞密院判,張晏敬書。

徐浩字季海,越州人,擢明經,有文辭,張說稱其才,繇魯山主簿,薦為集賢校理,見喜雨五色鴿賦,咨嗟曰,后來之英杰也,進監察御史,里行辟幽州張守珪幕府,歷河陽令,治有績,東都留守王倕表署,其府民有妄作符命者眾,不為疑浩獨按篆詰狀,果詐為之遷,累都官郎中,為領南選補使,又領東都選,肅宗立繇襄陽刺史,召授中書舍人,四方

詔令,多出浩手,遣辭贍速,而書法至精,帝喜之。又參太上皇誥冊,寵絕一時。授兼尚書右丞。浩建言:“故事,有司斷獄,必刑部審覆。自林甫、楊國忠當國,專作威福,許有司就宰相府斷事,尚書以下,未省即署,乖慎恤意。請如故便。”詔可。故詳斷復自此始。進國子祭酒,為李輔國譖,貶廬州長史。代宗復以中書舍人召,遷工部侍郎、會稽縣公,出為領南節度使。召拜吏部侍郎,與薛邕分典選。浩有妾弟冒

優,托之邕,擬長安尉,御史大夫李棲筠劾之,帝怒,黜邕歙州刺史,浩明州(刺史)別駕。德宗初,召授彭王傅,進郡公。卒,年八十,贈太子少師,謚曰定。始,浩父嶠之善書,以法授浩,益工。嘗書四十二幅屏,八體皆備,草隸尤工,世狀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驥奔泉”云。唐開元大歷之際,善書有顏李之流,高出群表,獨徐浩震名其間,余嘗因閱唐書列傳,故特紀其始末亦永傳于將來。晏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