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
下載:558次
分類:書法篆刻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隸書碑帖《曹全碑》欣賞簡介
《曹全碑》全稱《漢郃陽令曹全碑》,東漢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立,高272厘米,寬95厘米,明萬歷初年在陜西省郃縣舊城出土,1956年入藏西安碑林博物館。內容為王敞記述曹全生平,是漢代隸書的代表作品,以風格俊秀飄逸和結體均勻著稱。
清萬經評價此碑:“秀美生動,不束縛,不馳驟,洵神品也。”《曹全碑》是目前我國對漢代石碑中保存較為完整、字跡清晰的少數作品之一。
隸書也叫“隸字”、“左書”。是由篆書簡化演變而來的一種字體,把篆書圓轉的筆畫變成方折,在結構上,改象形為筆畫化,目的是為了書寫簡便、快速。西安碑林博物館陳列的東漢《曹全碑》,可謂是隸書的代表,漢碑中的精品。
《曹全碑》系晉王敞等紀念曹全功績而立。曹全,字景完,敦煌效谷人,出生于敦煌名門望族,以戎馬軍功名揚河西邊陲。然時運不濟,因政治勢力原因而含冤入獄七年之久。直到光和七年(公元184年)三月,黃巾起義橫掃中原,朝廷岌岌可危,曹全才得以出獄,并被委以重任率軍鎮壓起義軍。
”曹全的這一豐功偉績以及其在位期間廉政愛民,使得合陽57名郡、縣官吏在王畢、王歷、秦尚等人的號召下,在合陽故城(今合陽縣城東20公里處伏六鄉和陽村附近),為曹全豎起了這座不朽的豐碑。
《曹全碑》除了記載東漢末年曹全鎮壓黃巾起義的事件,還記載了張角領導農民起義波及陜西的情況,反映了當時農民軍的聲勢和合陽縣郭家起義等情況,為研究東漢末年農民起義斗爭史提供了重要的歷史料。
《曹全碑》拓法雖不精善,但較之當時所拓碑文更神彩靈動。不僅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而且含有重要的歷史價值。碑中除了曹全之生平、功績,也詳細記載了漢代以張角為首發動的農民起義這一重大歷史事件,訂正歷史時可作為參考。
從此碑的書藝上看,其用筆特征是很明顯的。逆入平出,以圓筆為主,運筆如順勢推舟,很少有大蹲大跳之筆,不激不勵,筆勢多為穩健。再從書風上看,此碑的陰柔之美為其特色,筆精墨妙,艷而不俗。歷代將它與《禮器》并稱,視為漢碑至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