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
下載:329次
分類:書法篆刻
鐘繇小楷《墓田丙舍帖》作品欣賞
- 支 持:
- 分 類:書法篆刻
- 大 ?。?span>
- 版本號:
- 下載量:329次
- 發 布:2023-04-10 09:56:41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鐘繇小楷《墓田丙舍帖》作品欣賞簡介
鐘繇(151-230)字元常,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人。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書法家、政治家。官至太傅,魏文帝時與當時的名士華歆、王朗并為三公。
鐘繇工書法,宗曹熹、蔡邕、劉德升,博取眾長,自成一家,尤精于隸、楷。書若飛鴻戲海,舞鶴游天。后人評其隸行入神,八分入妙,和大書法家胡昭并稱“胡肥鐘瘦”。與晉王羲之并稱“鐘王”。臨終時授子會曰:“吾精思學,學其用筆,每見萬類,皆畫像之,其專摯如此”。
鐘繇在中國書法史上影響很大,歷來都認為他是中國書史之祖。他在書法史上首定楷書,對漢字的發展有重要貢獻。陶宗儀《書史會要》云:“鐘王變體,始有古隸、今隸之分,夫以古法為隸,今法為楷可也。”
鐘繇之后,許多書法家競相學習鐘體,如王羲之父子就有多種鐘體臨本。后張昶、懷素、顏真卿、黃庭堅等在書體創作上都從各方面吸收了鐘體之長、鐘論之要。 鐘繇在中國書法史上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對于漢字書法的創立、發展、流變都有重要作用。
鐘繇《墓田丙舍帖》
《墓田丙舍帖》單刻帖,又名《丙舍帖》、《墓田貼》,鐘繇書。
宋米芾《書史》謂右軍(王羲之)暮年所書。今刻入匯帖者,均稱王羲之臨、鐘繇書,小楷六行,共七十字。其用筆嫻熟。兼含行意。
元趙孟頫《蘭亭十三跋》謂其與《蘭亭帖》絕相似,明時刻入《墨池堂》、《快雪堂》等。
刊入日本《書道全集》(三)。上海藝苑真賞社有影印本。
《墓田丙舍帖》歷代視為鐘書法帖。其用筆嫻雅,字體風流,不乏古意,點畫生動流轉,饒有天趣,乃善書之絕妙。王之學鐘,實為善學,失其拙厚樸質之意,得其精密秀逸之姿,乃古質今妍,馳驚沿革,成千古之書圣。
細讀此帖,用筆溫潤,結體勁健,正是王羲之創造性地臨摹鐘書所造成的新作,成為歷代書愛者取法貴上的正書法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