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
下載:379次
分類:書法篆刻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文彭書法草書墨跡《滕王閣序》簡介
文彭(1497-1573年),字壽承,號三橋,別號漁陽子、三橋居士、國子先生,長洲(今蘇州)人。明代著名書畫家文徽明長子。官至南京國子監(jiān)博士,世稱文國博、文博士。著有《文博士集》。傳略附于《明史》卷二百八十七《文苑·文徽明》傳下。
文彭幼承家學,工書善畫,通鑒賞,尤精于篆刻。其印風古茂含蓄,被譽為流派篆刻的“開山鼻祖”。清周亮工《印人傳》云:“但論印之一道,自國博開之,后人奉為金科玉律,云仍遍天下。”文彭在南京時,偶得四筐老坑青田石,開始以石治印。此后篆刻家廣泛采用石料治印,一時篆刻之風大起。何震、蘇宣等當時的篆刻家皆受其影響。
文彭《滕王閣序》,草書,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在書法方面,文彭五體皆能,而尤以草書成就最高。明許榖《文國博墓志銘》云:"(文彭)字學鐘、王,后效懷素,晚年全學孫過庭,而尤精篆、隸。”明詹景鳳在《詹氏小辨》稱文彭:“篆、分、真、行、草并佳,體體有法,并自成家,不蹈父跡”。
文彭小楷清雅不俗,工而不板,具乃父之氣而兼得鐘王神韻。所傳隸書,多取楷形。明王世貞在《吳中往哲像贊》中稱其“尤工草、隸”,實際上文彭“工草”而隸書成就并不高,這也與唐宋元明無隸書大家的大背景有關。
版權聲明:所有軟件和文章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