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
下載:577次
分類:張旭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張旭草書《疾痛帖》作品欣賞簡介
張旭的書法,始化于張芝、二王一路,以草書成就最高。
他自己以繼承“二王”傳統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張芝草書之藝,創造出瀟灑磊落,變幻莫測的狂草來,其狀驚世駭俗。相傳他見公主與擔夫爭道,又聞鼓吹而得筆法之意;在河南鄴縣時愛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并因此而得草書之神。顏真卿曾兩度辭官向他請教筆法。
張旭是一位純粹的藝術家,他把滿腔情感傾注在點畫之間,旁若無人,如醉如癡,如癲如狂。唐韓愈《送高閑上人序》中贊之:“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于心,必于草書焉發之。觀于物,見山水崖谷、鳥獸蟲魚、草木之花實、日月列星、風雨水火、雷霆霹靂、歌舞戰斗、天地事物之變,可喜可愕,一寓于書,故旭之書,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終其身而名后世。”這是一位真正的藝術家對藝術的執著的真實寫照。
難怪后人論及唐人書法,對歐、虞、褚、顏、柳、素等均有褒貶,唯對張旭無不贊嘆不已,這是藝術史上絕無僅有的。
傳世書跡有《肚痛帖》、《古詩四帖》等。
唐代韓愈曾贊道:“往時旭善草書,觀于物見,山水崖谷,鳥獸蟲魚,草木之華實,日月列星,風雨水火,雷霆霹靂,歌舞戰斗,天地萬物之變,可喜可愕,一寓于書,故旭之書,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這是歷代書論中指出書法寫神達情的最精彩的論述。他仿佛告訴人們,正因為有了張旭的狂草,中國書法的感情容量才得以深邃的擴展。
《文論》嘗云:“深識書者,惟觀神采,不見字形。”以此論欣賞張旭草書,會發現書論和書作是如此合拍。
《疾痛帖》 釋文
足下晚復不知疾 痛如何深極憂 難比也上下安之 必得發耶
(《疾痛帖》又稱《晚復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