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
下載:301次
分類:書法篆刻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王頊齡《跋顏真卿祭侄文稿》行楷欣賞簡介
清代,王頊齡書法《跋顏真卿祭侄文稿》,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祭侄文稿》全稱《祭侄贈贊善大夫季明文》,是唐朝書法家顏真卿追祭從侄顏季明的草稿。
王頊齡(1642--1725),原名元齡,字顓士,號瑁湖,晚號松喬老人。今上海市金山區張堰鎮人。康熙十五年(1676年)進士,授太常博士。后升侍讀、侍講學士,為康熙帝講解《資治通鑒》。他嫻熟史學,觸類旁通,每講一篇,必獲康熙帝贊賞。因弟王鴻緒事累及,奉旨休致。不久又應召入京。后升工部尚書。雍正元年(1723年)進太子太傅。年84歲卒于官。雍正帝輟朝相祭,賜謚"文恭"。他天性淳厚謹慎,凡處大事常用暗喻示意或婉轉相勸,而事情往往立為改觀;又不居功自傲,提拔人才,從不愿身受者知其功。著有《松喬老人稿》、《清峙堂集》、《蘭雪堂詞》等。
【釋文】魯公《祭侄文》真跡。昔在大司寇徐健庵先生所見之,后歸叔弟儼齋,又見之。其流傳始末,考訂證據,詳著諸跋中,不待再贅一辭矣。惟是魯公忠義光日月,書法冠唐賢,片
【釋文】紙只字,足為傳世之寶。況祭侄文,尤為忠憤所激發,至性所郁結,豈止筆精墨妙,可以振鑠千古者乎。從子彤文,知余素好古跡,寓書贈余,余
【釋文】暮年得此,如獲環寶。書此數語,以示子孫,當世世珍藏,與天地同不朽也。雍正二年十一月十日,松喬老人王頊齡謹識于燕山邸舍,時年八十有三。
【釋文】按唐肅宗乾元元年戊戌至今皇帝雍正二年甲辰,凡九百六十七年,魯公此書閱歷已及千載矣,非魯公之忠孝友
【釋文】義足以感格天地,書法之雄奇變化至于超神入圣,安能數經兵燹而紙墨完好,神采煥然,若是乎,意必有神物護持,故能
【釋文】入水不濡,入火不焫也,為之驚嘆無已,爰志數語,以著其流傳之永久云。松喬老人同日載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