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
下載:1117次
分類:書法篆刻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吳志淳《墨法四首》高清附釋文簡介
元代,吳志淳《墨法四首》紙本,章草,縱29.4厘米×橫58.4厘米,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吳志淳活躍于14世紀,詩人、篆刻家,尤擅隸書。此幅以章草書自作七絕四首,贊佳墨難得,兼懷友人。全篇字字獨立、字形寬綽。點與短橫很濃重,捺筆波磔很明顯,表現隸書余韻。同時取法于康里子山(1295-1345),有許多拉長、斜抬右肩、中宮緊結的字形。多用方筆,折多于轉,鋒芒畢露,深具剛健、險峻之美,是元末明初章草書承前啟后的佳作。
吳志淳,字主一,號雁山老人,以字行。無為州(今安徽無為縣)人。在元代以父蔭歷官靖安、都昌二縣主簿。紅巾軍起,徙家豫章。后又徙居浙江鄞縣之東湖。至正末,吳志淳已老,執政奏除待制翰林,為權幸所阻。入明不仕。工詩善書。古學《孫叔敖碑》,詩宗唐人。所著《環碧軒》、《柳南漁隱》二集均佚。明俞憲所輯《盛明百家詩后編》有《吳主一集》一卷。
【釋文】墨法四首錄上;南谷師一笑;吳志淳;
(第一則)久知墨訣在丹丘。子獨來從逐客求。霧冷歙山春隱豹。月沉易水夜藏蚪。鱗膠萬杵應難制。松骨千年不易收。太史名家有遺譜。更須歸向阿戎謀。
(第二則)謫居臥疾已無聞。袖出綾編喜見君。天上圖書應奎璧。人間珠玉在詩文。墨銘擬問唐司戶。書法還求晉右軍。若就龍香千百片。臨池能換白鵝群。
(第三則)烏玦流傳出李家。后人涂抹已塵沙。括囊手剔千金直。秘閣神方百世夸。玉法試論無杜甫。玄經酷好有侯芭。工成進上蓬萊殿。五色寒光動曉霞。
(第四則)千里擔簦走朔風。免冠接語恨匆匆。卻聞作客依劉表。莫說從師須馬融。山路逢梅寒載酒。晴江待月夜歸篷。將詩為問黃司馬。茆屋還過訪己公。
::逐客(zhú kè)指被貶謫遠地的人;
::歙(shè)歙縣,地名,在安徽。所產硯石,簡稱“歙硯”;
::阿戎(ā róng)指晉王戎;
::謫居(zhé jū)貶謫后住在某地,出自《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直(zhí)古同“值”,價值;
::秘閣(mì gé)通常指中國宮廷藏書之處或宋朝官名。秘閣,宋官名。北宋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在崇文院中堂建閣,稱秘閣,收藏三館書籍真本及宮廷古畫墨跡等,有直秘閣、秘閣校理等官。元豐改制,并歸秘書省;
::侯芭(hóu bā)侯芭又名侯輔,西漢巨鹿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揚雄的弟子,學習《太玄》、《法言》。這兩書是揚雄仿造《易經》和《論語》而作;
::簦(dēng)古代有柄的笠。類似雨傘;
::茆(máo)同“茅”,茅草;
《墨法四首》
吳志淳 / 章草
▼
【1】墨法四首錄上;南谷師一笑;吳志淳;久知墨訣在丹丘。子獨來從逐
【2】客求。霧冷歙山春隱豹。月沉易水夜藏蚪。鱗膠萬杵應難制。松骨千年不易收。太史名家有遺譜。更
【3】須歸向阿戎謀。謫居臥疾已無聞。袖出綾編喜見君。天上圖書應奎璧。人間珠玉在詩文。
【4】墨銘擬問唐司戶。書法還求晉右軍。若就龍香千百片。臨池能換白鵝群。烏玦流傳出李家。后人涂抹已塵
【5】沙。括囊手剔千金直。秘閣神方百世夸。玉法試論無杜甫。玄經酷好有侯芭。工成進上蓬萊殿。五色寒
【6】光動曉霞。千里擔簦走朔風。免冠接語恨匆匆。卻聞作客依劉表。莫說從師
【7】須馬融。山路逢梅寒載酒。晴江待月夜歸篷。將詩為問黃司馬。茆屋還過訪己公。